谈吃鱼

2020-09-11
68

1)随着环境污染的持续,食用野生动物的风险不断增加。流感、非典和新冠的病毒都在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,尤其鸟类和鱼类,因为它们经历的环境更复杂。这次新冠病毒在进口检疫中,最先在进口水产品中检测到,也是个证明。重金属、药残和放射性物质在污染水域野生水产品体内含量更高。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因投喂营养充足,生长快,水中经历时间短,环境污染影响较小,其次很多养殖环境相对封闭,甚至采用循环水,受到污染的机会就更小了。

2)活鱼未必安全。运输及活体展示期间,即使没有被使用各种药物,仅长时间的紧张,也使鱼消耗体力并分泌应激激素,降低味道和口感。这方面不同鱼差别较大,有些鱼容易活体运输,有些不容易;同种鱼类,野生环境下生长的,不容易活体运输,因为更紧张。

3)冰鲜最安全。首先很多寄生虫会被冻冰后冻死,其次只要不是反复冷冻,或过长时间冰冻,不影响味道,尤其在冰冻前去除鳃和除生殖腺以外的内脏,可锁鲜更久。

4)如何杀鱼?以人性化,减少鱼类痛苦为前提。生产上大量使用电击休克,然后放血;生活中常用重击延脑(头下方)。我更喜欢速冻休克的办法,将鱼放入冰柜10分钟,然后取出,去掉内脏和鳃,再放回继续冰冻24小时以上。

5)吃哪种鱼?鱼的味道很大程度取决于养殖环境、饲料营养和养殖方法。同样一种鱼,养殖环境好,味道鲜美,而养殖环境差则正好相反。笔者在国外对比过台湾产的罗非鱼和大陆产的罗非鱼,前者又黑又小,但味道前者可与鲈鱼媲美,后者颜色鲜艳且个体大,但味道奇腥,无法下咽。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